日本雪災事件(2011/11-2012/3)

瀏覽次數icon 瀏覽次數

2555

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,日本陸續發生多起低溫與大雪現象,其中又以1月28日至2月2日期間的雪災最為嚴重。根據日本內閣府統計,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的冬季,寒害共造成日本132人死亡,1,980人受傷,房屋全毀與半毀數量約21棟,近500棟房屋部分破損,約有60戶則因融雪導致淹水。

一、地理環境

日本為一個狹長型的島嶼,緯度橫跨範圍大,南北氣溫差異十分顯著,再加上日本深受親潮、黑潮等洋流的影響,因此北部為亞寒帶海洋型氣候、中部為溫帶海洋型氣候、南部則為副熱帶海洋型氣候,整體上四季的溫差變化較大且分明。冬季(12月~2月)受到西伯利亞高氣壓和對馬暖流的影響,靠近日本海的地方會降下瑞雪形成白色世界,東京市平均溫度約0~5℃,靠近太平洋的地方則是乾燥且晴空萬里,形成對比的景象。

回顧近期日本雪災紀錄,從2005~2006年的冬季、2007年、2008年及2009年都有雪災發生,其中又以2005~2006年的災情最為嚴重,共計152人因為除雪發生跌落事故、屋頂積雪落下及房屋倒塌而死亡,是二戰後最嚴重的雪害事件。

二、災害概述

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,日本陸續發生多起低溫與大雪現象,其中又以1月28日至2月2日期間的雪災最為嚴重,此次日本的雪災事件與同時間的歐洲雪災,皆是受相同的強烈大陸冷氣團而影響。由圖 1 可看出在1月2 8日至2月2日期間,東亞地區持續有大陸強烈冷高壓盤踞, 且海面上存在一低壓系統,在這樣的配置下,導致高低壓交界處產生持續的強烈偏北風, 進而將極區冷空氣向南傳送。日本發生大雪時(約1月31日),此高低壓交界處之風向轉為以西北風為主,強烈的西北風自亞洲大陸往日本傳送, 經過洋面時,因冷空氣與海面溫差的關係,空氣中水氣凝結成雪,並於迎風面處降下大量的雪。整體而言,日本雪災主要影響區域為北海道、本州島西部甲信越、北陸地方及東北地方一帶(圖 2),這些地區皆因緯度位置較高,且位於日本海迎風面,所以災情最為嚴重。

根據日本內閣府統計,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的冬季,寒害共造成日本132人死亡,1,980人受傷,房屋全毀與半毀數量約21棟,近500棟房屋部分破損,約有60戶則因融雪導致淹水。此外,大雪也造成高速公路、國道、鐵路中斷、多所學校、公共設施被迫停止開放與損失,偏遠聚落如長野縣野澤溫泉村亦出現停電、通訊中斷、瓦斯等維生管線損壞,嚴重影響民眾生活。

圖 1 、1/28~2/2之東亞地區地面天氣圖,圖中”H” 代表冷高壓所在位置;”L”代表低壓系統的位置,藍色箭頭標示冷乾空氣流動方向。(資料來源:日本氣象廳)

圖 2、平成23年~24年(2011~2012年)日本雪災受災區。(資料來源:平成24年災害白書本文(內閣府,2012 ) 頁 117)

受災嚴重的縣市有長野縣、新潟縣及青森縣,該三縣市皆達日本「災害救助法」之補助標準。以降雪深度來說,各道府縣冬日積雪前十名狀況如圖 3 所示,青森縣430公分為最高,其次是山行縣350公分。由於大量的積雪往往是造成雪崩,或是引發其他災情導致民眾傷亡的重要因素,根據內閣府的雪災傷亡統計(表 1 )顯示,雪災造成的死亡原因中,約有95人是因為除雪作業意外而死亡,有28人是因突然的落雪而死亡,如秋田縣仙北市的溫泉旅館( 玉川溫泉 )就是因大量積雪突然崩塌,雪崩範圍達40公尺,連岩盤浴用的3個大帳篷也被壓壞,導致3名泡澡的旅客被約1.5公尺厚重的積雪掩埋死亡,根據玉川溫泉附近觀測點的紀錄當時積雪厚度達115公分,顯見因積雪崩落造成的潛在死亡風險是非常很高的。此外,從死亡統計的年齡分布來看, 本次寒害死者多以65歲以上老人居多,約有85人,佔死亡人數64%,突顯超高齡化現象對於日本寒害防災的重要。

表 1、日本地區雪災死亡統計表。(資料來源:轉引自平成2 4年災害白書 (內閣府, 2012 ),頁104)(註:統計時間為2011年11月~2012年3月31日, 其中除雪作業死亡人數占全體死亡數的72%。)

圖 3、平成23年~24年( 2011~2012年)日本雪災受災區。(資料來源:平成24年災害白書本文( 內閣府,2012 ) 頁117)

三、災害特性與省思

1. 超高齡化與人口外流地區的雪災因應

大雪易掩蓋房屋造成居民無法出入住宅,甚至壓毀房屋傷及民眾性命, 因此除雪成為雪災時家家戶戶都非常重視的工作,然而除雪費時費力, 需要仰賴大量人力 因此老弱婦孺通常較無法勝任,若稍有不慎便會發生意外。由於本次災害發生區多位於人口超高齡化及人口外流的市町村,為避免更多老年人進行除雪時發生意外,市町村等地方政府除了呼籲避免單獨進行除雪作業,並進而規劃相關措施以協助獨居老人或行動不便者,例如:雇用專職除雪人員、召集義工除雪、或發給除雪補助券等。

2. 震災區域居民照護

日本發生豪大雪區域的各縣正好是東日本大震災災區域,或是其鄰近區域,故仍有許多居民住在組合屋中,尤其是福島縣部分居民因核災原因而進行長期避難。為避免居民產生身心疾病,市町村政府單位採取定期拜訪、提供幫助除雪等服務。但是獲得此類服務之居民僅限市町村政府能夠掌握之居民, 無法擴及全部,其他人則大多需仰賴自有的社會網絡和社區力量的幫助。

3. 置雪空間不足

由於除雪所鏟出的雪不可隨意倒置海中或任意丟棄,因此地方政府都會妥善地設置各村置雪場,供民眾堆置積雪。然而今年日本雪量為往年多出數倍,因此市町村現有之置雪場都出現滿溢狀況,以至於出現無適當地點放置滿載的積雪。

圖 4、日本大雪民眾正除去地面積雪。(照片來源:歐新社)

4. 暴雪地帶劃設

「保護民眾生命安全為第一優先」是日本政府雪災因應對策中最重要的目標,因此為了加強備災工作,日本政府很早之前便設立「暴雪地帶對策特別措施法」,除了藉由劃設「暴雪地帶」之範圍, 提醒當地居民災害潛勢區域外,也需特別強化該地區危險情況的通知,和緊急避難機制的落實,研擬全國性因應寒害的防災對策包含:交通維持、通信正常、農林業災害防治、生活環境設施及國土保全設施等方面。除此之外,本次雪災發生當下,各縣町市府除了依平時防災計畫進行搶救外,內閣府亦於2/2緊急召開「內閣幕僚會議」商討災中如何緊急救助,後續會議亦陸續討論除雪方式與費用支出等財政問題,以協助民眾盡速復原。

由於近年來,日本政府發現雪災受傷死亡人數以65歲以上高齡者比例偏高,傷亡原因又以清除屋頂積雪等除雪作業不慎最多, 因此日本政府積極製作除雪事故防止對策手冊(圖5)並透過市町村政府單位和防災等民間團體、機構進行宣導,進一步提倡並獎勵社區成立除雪隊,以協助高齡者除雪,以降低傷亡風險。

5. 雪崩防災地圖繪製

在日本東北、北陸地區由於往年均降下大雪,雪崩的發生機率較高,故部分市町村已規劃雪崩防災地圖,以提醒民眾雪崩潛勢地區,一旦雪量增加甚至超過規劃的風險標準時,就需離開危險區至收容所,避免發生嚴重的雪崩災害發生。

圖 5、除雪事故防止對策手冊。(資料來源:除雪事故防止對策(內閣府, 2009 ))

關鍵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