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 伊朗西北部地震(8月)

瀏覽次數icon 瀏覽次數

2267

伊朗當地時間8月11日16:53發生規模 Mw6.4 的地震,11分鐘之後於同一地區又發生一次規模 Mw6.3 的地震。兩次震源深度都在10公里以內。伊朗西北部東阿塞拜疆省地震已造成近大約110座村莊因地震受損,306人死亡、3,037人受傷,16,000人撤離避難。

一、地理環境

伊朗位於亞洲西南方之中東地區,屬西亞,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,東北部與土庫曼接壤, 東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,西接伊拉克和土耳其,中北部緊靠裡海、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阿曼灣。面積164萬8千平方公里,居世界第十六位。地貌大多是由高原、盆地或山脈所構成只有在海邊的一小部分是平原。境內最大的高原為伊朗高原。人口較多的西部是多山地形,由高加索山脈、札格羅斯山脈和亞柏芝山脈等構成。整體而言,伊朗大多數地區屬乾燥或半乾燥氣候,降雨集中在十月至四月間,平均年降雨量在250公釐以下。伊朗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內,阿拉伯板塊以每年約2.6公分的速率向北移動,與歐亞大陸板塊擠壓碰撞產生地震。

二、災害概述

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資料顯示,當地時間8月11日16:53發生規模 Mw6.4 的地震,11分鐘之後於同一地區又發生一次規模 Mw6.3 的地震; 地震發生位置距離歐亞大陸板塊和阿拉伯板塊( Arabia plate )邊界約300公里, 兩次地震之震源機制皆為走向滑移斷層錯動。第一次地震的震央位於伊朗西北部的東阿塞拜疆省( East Azerbaijan province )阿哈爾市( Ahar city )西南方23公里處(如圖 1 (上)),即北緯38.32度、東經46.89度,震源深度約9.9公里;第二次地震的震央位於阿哈爾市西南方32公里處,即北緯38.32度、東經46.76度,震源深度約9.6公里,兩次地震最大震度同樣為修正莫卡利震度7級(相當於我國震度5級),震度分布圖如圖 1 (下)。

伊朗西北部東阿塞拜疆省地震已造成近大約110座村莊因地震受損,306人死亡、3,037人受傷,16,000人撤離避難。據新聞所述,在距瓦爾扎甘市大約30公里的巴傑巴伊村, 男村民用各種工具在廢墟中尋找著親人,死者多為女人和孩子,原因是地震發生在傍晚,不少男村民仍在農地工作,女村民和孩子留在家中準備晚餐。

東阿塞拜疆省省會大不裏士振動強烈,災區電力及通訊中斷,交通嚴重雍塞, 所幸市區建築比較堅固,受損程度不嚴重。受損較嚴重的主要是偏遠村莊的磚造或土造建物,以及歷史紀念塔;至少有6個村莊被移為平地,有超過60個村莊遭受50%至80%的破壞。震區大量傷者被送往附近受損較輕城鎮的醫院。伊朗邁赫爾通訊社報導,瓦爾扎甘一家醫院只有兩名醫師,接收大約500名傷者,醫療物資和食品短缺。

圖 1、8/11兩次地震之震度分布圖。(資料來源:USGS)

三、災害特性探討

1. 建築耐震性能不佳是人員傷亡之主因

本次主要兩次地震規模為6.4及6.3, 最大地表加速度約為0.2g,因震央附近村莊之建築物型態以磚造或土造為主,當遭受到如此地震力作用時,磚造或土造房屋將產生嚴重破壞,也就是這次傷亡的主要因素。東阿塞拜疆省省會大不裏士市則因市區建築大多為鋼筋混凝土建造,受損程度不嚴重。顯見建築物耐震性能是否足夠,仍是地震造成人員傷亡之主要原因。

2. 大規模地震救災資源及調度運用

本次地震發生於8月12日傍晚,伊朗政府雖然派遣救災隊及運送救災物資至災害現場, 但所投入之人力與物力仍不符合災害現場所需,大部分民眾皆自行以各種工具徒手救援,地區醫院無法處理龐大傷患,大部分傷患由家人照護,災區醫療資源嚴重不足。甚至伊朗政府於8月13日晚間宣布搜救行動告一段落,但是仍有媒體報導,部分偏遠地區可能沒有救難隊到達災害現場。此事件顯示,地震後造成電力和通訊中斷的情況下,如何運用合適的管道取得災害現場資訊,派遣合適的救災人力及資源且快速到達災害現場,並妥善規劃救災資源及調度運用,是大規模地震後應變救災之首要任務。

圖 2、受災民眾帶著幾件行李,迅速離開危樓。(照片來源:歐新社)

關鍵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