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 哥倫比亞薩爾加(Salgar)洪災事件探討

瀏覽次數icon 瀏覽次數

3768

哥倫比亞當地時間2015年5月18日凌晨3時,山區因連日降雨引起山洪暴發,滾滾洪水沿地勢而下,重創西北部安迪奎亞省(Antioquia)的山城薩爾加市(Salgar);根據哥倫比亞國家災害風險管理部門(Unidad Nacional para la Gestión del Riesgo de Desastres, UNGRD)統計,截至6月18日為止,此次事件總計造成至少97人死亡、437戶民宅遭受摧毀,超過500名居民因家園受損而被安置於臨時收容所。本事件為哥國自1999年1月25日西部亞美尼亞地震後,受災最為嚴重的天然災害之一。受災地區位處西北部山區、聚落沿河谷匯集,且建築物大部分為磚瓦平房,耐災程度較弱,加上發生時間正值深夜,無法即時將資訊傳遞給民眾,造成此次山洪暴發引起的嚴重傷亡。

一、 哥倫比亞地理環境

哥倫比亞共和國(Republic of Colombia)位處南美洲西北部;哥國北部是加勒比海、東部與委內瑞拉接壤、東南毗鄰巴西、南方則與秘魯及厄瓜多相交、西部為太平洋與巴拿馬邊境連接著南、北美洲。

哥倫比亞人口約4,832萬人,國境面積約1138,910平方公里,為南美洲面積第四大國家。國土大部分位於北半球,赤道橫貫南部;西半部約占國土面積45%,大部分為山區,安地斯山脈縱貫西部,山谷相間,此次災害發生位置就位於西北部山區(1所示);沿海地帶則為狹窄平原,如西北部馬格達萊納河(Río Magdalena)沖積平原。東部由廣大的低地組成,主要為亞馬遜河與奧里諾科河沖積平原,約占哥國面積55%

1 本次洪災受災區域位置圖 (資料來源:OCHA)

降雨季節因不同地域而有所區別;麥德林(Medellin)(2星號處)為安迪奎亞省的省會,位於此次災害發生地點薩爾加東北方約54公里處,兩地同屬西部安地斯區;該區在降雨特性上,主要乾季降雨量約占年雨量20%、次乾季雨量約占年雨量16%,兩者合計約僅占全年度雨量36%,其餘六個月的溼季合計占總年雨量的64%;一年之中,月平均雨量以一月份約50毫米最少,十月份平均累積約215毫米,為全年度雨量最多之月份;其五月份屬濕季降雨型態,月平均雨量大致約為180毫米,占整年度降雨量的11%(3所示)

2 哥倫比亞氣候分區 (資料來源:IDEAM)

3 麥德林月雨量統計圖 (資料來源:發現哥倫比亞網站)

二、 薩爾加(Salgar)洪災事件概述

當地時間518日清晨3點,因連日降雨,山洪暴發使得哥倫比亞西北部安迪奎亞省(Antioquia)La Libordiana山區發生多處崩塌與土石流,滾滾泥砂沿著水系傾瀉而下,形成湍急洪水,重創位於下游的山城薩爾加市(Salgar)。薩爾加市長Olga Eugenia Osorio災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說,薩爾加市所轄四個城鎮之一的聖瑪格麗塔(Santa Margarita),受到最嚴重的衝擊(4所示),「聖瑪格麗塔幾乎已從地圖上消失」。(資料來源:Colombia Reports)

4 薩爾加災區災後景象 (資料來源: dawatmedia網站、蘋果日報、BBC News)

三、 氣象降雨分析

依據哥倫比亞水文、氣象與環境研究院(Instituto de Hidrología, Meteorología y Estudios Ambientales de Colombia, IDEAM)所發布的資料顯示,災害發生前三日(516日至518),東北部安迪奎亞省有一道雲系通過,影響時間主要應介於17日至18日間(5所示)

5 5/165/18(由左至右)雷達回波圖 (資料來源:IDEAM)

517日至518日的日降雨分布,事發當地(6紅圈處所示)之累積降雨量大約介於520毫米間;推估事件發生前20小時,洪災發生區域降雨量推估最多應未超過20毫米。

進一步檢視事件發生前72小時,也就是15日至18日的日降雨量圖(7所示)16日至17日的日降雨量,事發地點局部地區觀測到約60毫米,其餘兩日的累積值大致皆不超過20毫米;故單就日雨量而言,事發前夕應未有特別顯著的長延時強降雨產生。

 

6 5/17上午7時至5/18上午7時累積雨量圖 (資料來源:IDEAM)

7 5/15上午7時至5/18上午7(由左至右)日累積雨量圖 (資料來源:IDEAM)

由三日累積雨量圖(8所示)當中,可清楚了解事發區域(紅圈處)三日累積雨量最多皆未超過100毫米。由於當地位處山處,無法有更細緻之雨量分析;由513日至518日一週的降雨估計應在200毫米以內,約為5月的平均降雨量,對於當地而言,即造成嚴重的山洪暴發,導致La Libordiana河沿岸聚落遭受災害衝擊。

8 5/13-5/16()5/16-5/18()72小時累積雨量圖 (資料來源:IDEAM)

四、 致災原因分析

(一)上游崩塌與土石流造成下游土砂衝擊

此次災害為上游山洪暴發,導致沿岸聚落河岸侵蝕、建物陷落、洪水溢淹等慘重災情。美國地質調查所(U.S. Geological Survey, USGS)經衛星影像判釋資料(9所示),圈繪了受災區域上游山區約十一個大小不一的崩塌地與土石流溪流。

9 洪災之土石可能源頭 (資料來源:USGS)

International Charter官網之遙測影像顯示(10所示),下游沿岸聚落與上游崩塌及土石流發生地相距約10公里之遙,成為此次山洪暴發主要受災區域。

10 土石流受影響聚落位置 (資料來源:International Charter)

(二)溪流沿岸為主要受災地區

主要受災聚落分布上(11所示),由圖中可知,黃色斜線部分為土砂影響區域,而紅點即為受災聚落,皆呈沿溪流兩岸分布之型態。

11 主要受災聚落分布 (資料來源:International Charter)

如將影像尺度拉近(12所示),在受災住宅分布上,主要集中於溪流沿途經過之兩岸民宅;從受災區域災害前後的衛星影像顯示,該區域之地貌有顯著改變(13所示),不但摧毀跨河橋樑(13紅框線處),沿岸建物更是受創嚴重(13黃框線處)

12 受影響住宅分布 (資料來源:International Charter)

13 受災區域災前、災後影像判釋 (資料來源:International Charter)

(三)災區位於高程1000公尺以上之坡地災害潛勢地區,災後聯外道路受阻

坡度分析上(14所示),災害地區位於安地斯山脈區,故其坡度相對而言較為陡峭;由哥國IDEAM所提供之坡地災害潛勢分析可知,此區位於哥倫比亞坡地災害潛勢區域(15紅圈處),因此就致災因素上,屬有坡地災害風險之山區。分析受災區域的等高線圖(16所示),災區高程主要介於12001400公尺間,聚落沿河谷谷地分布,易受洪災衝擊。綜上所述,在坡度陡峭、屬坡地災害潛勢區域,加上聚落沿河谷而居,土瓦磚房建物密集,且當地位處偏鄉,災後當地聯外交通、橋梁受到嚴重破壞,無法對外溝通,甚至飽受缺水、缺電、缺乏燃油之苦。

14 哥倫比亞坡度分析圖 (資料來源:IDEAM)

15 哥倫比亞坡地災害潛勢圖 (資料來源:IDEAM)

16 受災區域等高線圖 (資料來源:Google Maps)

(四)單周降雨達該地區月平均雨量

由哥國氣象單位所發布之相關資料,可了解受災區域災前一周的累積雨量約為200毫米,已超過其五月之月平均雨量180毫米。

綜上所述,當地原就位於海拔相對較高之坡地災害潛勢區域,加以主要聚落皆沿河谷群聚;種種因素,致使連下多日降雨後,在山區的崩塌與土石流往下游運移過程中,造成了沿岸聚落嚴重的災害衝擊。

五、 相關應變作為

災害發生之後,哥倫比亞政府與國際上各人道救援組織(如聯合國救災組織、各國救災單位、紅十字會等)隨即進入災區協助救災與災後之復原重建;以下茲就災後相關應變復原工作進行扼要說明:

  1. 搜救與救援:災後各救援機構迅速投入救災,截至六月底為止,各救援單位總計動員超過上千人力進入災區,協助搜救工作。
  2. 人道緊急援助:在事件發生不到48小時,當地政府與人道組織即成立3處緊急收容中心,提供500位受災居民緊急收容場所,安頓這些無家可歸的災民(17所示)
  3. 維生管線復原:災後48小時內,相關單位即緊急將災區大部分的水電與煤氣恢復供應;至於尚未恢復供水區域,當地省政府則出動水車支援給水。
  4. 醫療提供:於災後調度相關醫療資源與後送機制,對於災區傷患提供必要之救治與照料。
  5. 災害調查:對於相關人員傷亡與災害損失進行清查與需求分析。
  6. 殯葬協助:對於災害罹難者,哥國政府全數協助處理後續喪葬事宜(18所示)
  7. 大型救災機具:災後官方與救災組織,緊急調動各大型機具馳援薩爾加災區,協助後續土方清除與運移等復原工作。
  8. 租金補貼:災後哥國政府提供災民三個月的租屋補助,協助災後安置,讓家園遭無情洪水吞噬之人們,在家園重建前,能有個遮風避雨的窩。
  9. 災民心理照顧:對於災後受災居民之心理衝擊與創傷,相關人道組織之社工員,紛紛進駐災區陪伴災民,提供相關心靈支持,協助災民走出陰霾,逐漸回歸正常生活。
  10. 於災後第10天開始,災區即進入復原階段,首先為家園重建;透過聯合國救災組織與政府單位的橫向配合,加速進行重建工作(19所示),主要項目為:公共場所復原、橋梁搭建、基礎設施復原、心靈照顧與農業經濟重建。截至618日止,初步估算已投入之重建費用總計約300億比索(新台幣36千萬元)、相關緊急撫恤救助金約32億比索(新台幣38百萬元),依哥國1532號相關救災法案進行推動。(資料來源:UNGRD)

17 災區緊急收容中心分布圖 (資料來源:OCHA)

18 洪災罹難者舉行集體喪禮 (資料來源:中新網網站)

19 災後組合屋移交給災民居住 (資料來源:UNGRD)

六、 歷史災害紀錄

哥倫比亞因天然環境因素影響,使該國易受天然災害侵襲;哥國主要的天然災害大致有:洪水、坡地災害、森林大火、霜害、颶風與地震(World Bank, 2012)。圖20為世界銀行所統計之哥國近40(1970-2011)間重大天然災害統計資料,圖中縱坐標為房屋損失數、橫坐標則是人員傷亡數,由圖中我們可知影響程度最為嚴重的天然災害,主要以地震與火山活動為主,當中以19851113日哥國中部魯伊斯火山爆發,逾近3萬人喪亡最為嚴重。此次洪災事件可說是哥倫比亞近年來受災規模最為慘重之天然災害。

20 哥倫比亞1970-2011重大天然災害統計 (資料來源:World Bank, 2012)

七、 結論

本次災害之致災原因,可歸納為四個面向:(1)上游山區約十一個大小不一之崩塌地與土石流溪流,造成下游聚落土砂衝擊。(2)聚落沿河谷群聚,致使溪流沿岸為主要受災地區。(3)災區位於1000公尺以上之坡地災害潛勢地區,災後聯外道路受阻,造成後續救援工作上的困難。(4)事發前一周降雨量達該地區五月份月平均雨量。

山區聚落受災時,因地處偏遠、資源缺乏,往往造成後續救災上的困難,尤以在極端氣候、複合式災害的衝擊下,使得這些聚落易形成孤島效應。考量「防災重於救災,離災優於防災」及災害之威脅性,藉由他國的經驗與教訓中,能讓我們獲得啟示與省思,瞭解與體會防災的重要。

 

 

關鍵字

相關連結/參考文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