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 伊代(Idai)與肯尼斯(Kenneth)熱帶氣旋衝擊非洲東南部(6月)

瀏覽次數icon 瀏覽次數

4425

2019年非洲的莫三比克(Mozambique)、馬拉威(Malawi)以及辛巴威(Zimbabwe)分別於3月中及4月中遭受伊代(Idai)與肯尼斯(Kenneth)氣旋的嚴重衝擊,由於受衝擊影響時間近1個月,加上兩氣旋均夾帶強降雨及強風,故造成非洲三國的嚴重災情;除洪水氾濫與坡地災害之外,風災後亦導致傳染病爆發,單單在莫三比克已有 6,765宗霍亂病例。伊代與肯尼斯氣旋,共造成非洲莫三比克、馬拉威以及辛巴威,合計1,050人死亡、3,645萬人受影響(受災人數中有近一半為未成年兒童)、以及2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,創下近年來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造成死亡人數之最高紀錄。

一、伊代與肯尼斯熱帶氣旋路徑

根據歐盟緊急應變協調中心(Emergency Response Coordination Centre;ERCC)的資料顯示[1~3](圖1),莫三比克海峽於3月4日形成一個熱帶低氣壓,並於3月4日至3月11日期間衝擊非洲莫三比克及馬拉威;接著,低氣壓離開莫三比克並東移至海上,於3月11日轉為熱帶氣旋伊代,並朝向西南前進,於3月14日以風力達每小時176公里(相當於中央氣象局的強烈颱風等級)在莫三比克之港口貝拉市(Beira)登陸,再次衝擊莫三比克與馬拉威,鄰近的辛巴威國亦受衝擊。因此,非洲三國遭受伊代氣旋衝擊,影響時間近兩周(3月4日至3月17日)。

在災害尚未恢復之前,肯尼斯氣旋緊接而來,根據ERCC資料顯示[4~6],肯尼斯氣旋於4月23日在西南印度洋海域形成,接著在4月24日衝擊葛摩國家(Comoros),隨後於4月25日以風力達每小時222公里(相當於中央氣象局的強烈颱風等級)在莫三比克最北部的德爾加杜角省(Cabo Delgado Province)登陸,登陸位置介於德爾加杜角省之馬科米亞區(district of Macomia)與濱海莫辛布瓦(Mocimboa da Praia)[7]。因此,莫三比克自肯尼斯氣旋登陸後之受風災影響時間為近五天(4月25日至4月30日)。

1 -伊代與肯尼斯熱帶氣旋路徑(資料來源:ERCC)

二、氣象與水文資訊

1.伊代氣旋

伊代氣旋登陸時之風力達每小時176公里(相當於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之三級颶風),這樣的風力足以將樹木與屋頂吹毀;此外,伊代氣旋亦帶來豐沛雨量,圖2顯示了2019年3月13日至3月20日的累積降雨量分布,主要係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(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;NASA)應用全球降水量測量(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;GPM)的結果[8];圖中可看出隨著伊代氣旋向莫三比克內陸移動,導致莫三比克中部地區降下傾盆大雨,許多地區的累積降雨量高達500 mm。

2-伊代氣旋在非洲三國之2019313日至320日期間的累積降雨量分布(資料來源:NASA)

全球災害警報及協調系統(Global Disaster Alerting Coordination System;GDACS),提供了伊代氣旋於莫三比克貝拉城市附近沿海之暴潮位分布,如圖3所示;主要係由Delft3D模式結合大氣模式(Hurrican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;HWRF)所計算出的結果;根據聯合研究中心(Joint Research Centre;JRC)之估計結果[9],伊代氣旋造成的最高暴潮位為4.4公尺,發生在貝拉城市(3月14日22點00分)。

3-伊代氣旋於莫三比克貝拉城市附近沿海之暴潮位分布(資料來源:GDACS)

2.肯尼斯氣旋

肯尼斯氣旋登陸時之風力達每小時222公里,根據NASA資料顯示,這樣的風力規模屬於四級颶風[10]。另外,圖4代表肯尼斯氣旋登陸莫三比克國之後(4月25日至30日)之累積降雨量分布[11],可看出雨量主要集中於葛摩與莫三比克國德爾加杜角省之沿海地區(Quisanga、Macomia以及Ibo)。此外,世界氣象組織(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;WMO)指出,德爾加杜角省的首府彭巴(Pemba)在2019年4月28日至29日之24小時總降雨量為254.7 mm[11]。

相對於伊代氣旋,肯尼斯氣旋造成的暴潮位高度較低;根據GDACS的資料顯示,肯尼斯氣旋於4月23日到4月26日期間,造成的最高暴潮位為1.6公尺(HWRF結合Delft3D所估計的結果),係發生在4月25日15點30分之Ibo地區[12]。

肯尼斯氣旋在葛摩與莫三比克國之20194月25日到4月30日期間的累積降雨量分布(資料來源:JBA Risk ManagementNASA)

三、災害衝擊

1.災情紀錄

為能夠提供國際援助組織之有效參考,NASA的Advanced Rapid Imaging and Analysis (ARIA)團隊結合不同地球觀測衛星的圖像,建置了莫三比克國受伊代氣旋侵襲之洪水衛星影像(2019年3月18日到2019年3月23日的洪水演變),如圖5所示[13],希望有助於識別受影響的區域。莫三比克之貝拉城市係這次洪水氾濫最為嚴重的城市(圖6)[14],主要原因係貝拉市處於蓬圭河(Pungwe River)與布齊河(Buzi River)匯流入莫三比克海峽之位置,因此在伊代氣旋高暴潮水位(4.4公尺)和強降雨的結合之下,洪水無法排出莫三比克海峽而導致蓬圭河與布齊河沿岸(圖7)大片低窪土地被洪水淹沒[15];自伊代氣旋於3月14日登陸後,直到3月23日洪水才慢慢退去,代表洪水影響時間至少10天。另外,在尚比西河(Zambezi River)沿岸地區亦有洪水氾濫情況,主要原因係尚比西河在3月4日至3月11日期間,受低氣壓影響(伊代氣旋之前身),水位已經高漲,加上下游出口暴潮影響,導致無法順利注入莫三比克海峽。

5-伊代氣旋在莫三比克國中部地區造成之洪水衛星影像(資料來源:NASA)

6-莫三比克貝拉城市遭受伊代氣旋侵襲之洪水氾濫情況(資料來源:IFRCFloodList)

莫三比克布齊河沿岸之洪水氾濫情況(資料來源:UNOCHA)

莫三比克鄰國辛巴威則同時受到洪水及坡地災害,其中較為嚴重的區域為辛巴威的奇馬尼馬尼(Chimanimani)。圖8為國際空間與重大災害特許組織(International Charter on Space and Major Disasters)所公布的災害衛星影像圖資[16],資訊包括有:橋梁與道路受損的位置、淹水範圍(藍色)、坡地災害發生的地點(咖啡色)以及不同時間之衛星影像圖;由圖中可看出淹水與坡地災害大多分布在奇馬尼馬尼之支流沿岸。

8-辛巴威奇馬尼馬尼之洪水及坡地災害衛星影像圖資(資料來源:國際空間與重大災害特許組織)

在肯尼斯風災部分,淹水較為嚴重的地區係發生在Ibo以北的Narere區(地理位置如圖4)。哥白尼緊急管理服務(Copernicus EMS)提供了Narere區於4月30日之衛星資料,如圖9所示,梅薩洛河(Messalo River)沿岸洪水氾濫,淹水面積約為2,684.4公頃[17]。圖10顯示為莫三比克國德爾加杜角省遭受肯尼斯氣旋之災害相片[18]。

9-肯尼斯氣旋在莫三比克國Narere區造成之洪水衛星影像(資料來源:哥白尼緊急管理服務)

圖10-肯尼斯氣旋在莫三比克國德爾加杜角省造成之災害情況(資料來源:OCHA)

2.災損統計

根據OCHA於2019年7月10日資料顯示,肯尼斯氣旋尚未登入莫三比克時,已衝擊葛摩(Comoros)並造成7人死亡。然而,伊代與肯尼斯氣旋造成最為嚴重的區域為非洲莫三比克、馬拉威以及辛巴威。表1係依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(The United Nations Children's Fund;UNICEF)OCHA之資料[19~22],所彙整截至7月10日之非洲三國受伊代與肯尼斯氣旋造成之災損統計,包括:死亡人數、受災人數、建築物損毀數、農作物損毀面積、以及霍亂感染人數等。由表1可清楚得知,非洲三國受伊代與肯尼斯氣旋衝擊下,造成合計超過千人死亡及超過三百萬人受災(受災人數中有近一半為未成年兒童),成為近年來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造成死亡人數中之最高紀錄(11)[23]。此外,非洲三國中以莫三比克國為最嚴重的區域,農作物損毀面積近77萬公頃,嚴重衝擊當地的災後生計維持,加上風災影響時間長約1個月,造成有6,752宗霍亂確診病例。

另一方面,根據世界銀行之資料顯示[24, 25](表2),伊代氣旋尚未出現之前,衝擊莫三比克最為嚴重的是2000年的Eline氣旋,造成莫三比克、馬達加斯加與辛巴威合計919人死亡及7.6億美元的經濟損失;然而2019年之伊代氣旋,在非洲三國造成之經濟損失約為20億美元,創下過去歷史事件中最高經濟損失的紀錄。

1-伊代與肯尼斯氣旋在非洲三國造成之災損統計(資料來源:根據UNICEFOCHA所彙整)

11-近年來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造成死亡人數(資料來源:ERCC)

2-歷史洪水與氣旋事件造成非洲地區之經濟損失彙整(資料來源:世界銀行)

3.急難救助

非洲三國在經歷兩個風災後,導致許多問題,包括(1)缺糧:稻米是當地人的主要糧食,農作物都被洪水沖走了、(2)污水:由於風災導致許多地區嚴重洪水氾濫,故清潔水相當缺乏,不衛生的條件增加了疾病的風險(霍亂和瘧疾等二次災害)、(3)住所被風災摧毀:造成很多民眾無家可歸,流離失所、(4)基礎設施嚴重受損:導致交通、通訊以及電力中斷,因此一些地方無法進入,導致救災困難。

有鑑於此,風災過後,非洲三國急需人道救援;各國政府和人道主義援助機構開始向受影響地區提供援助,包括:基本救援物資之提供、安全庇護所、清潔食水、衛生防護以及災後教育心理輔導等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(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;ICRC)為例[26],包括有:(1)超過100萬人受益於醫療服務(莫三比克中部與辛巴威東部)、66,500人(13,300個家庭)獲得農業耕作援助(種子與工具)(莫三比克中部)、(2)112,320人(22,464個家庭)獲得食物援助(穀物、食用油、豆類和高能量餅乾)(莫三比克中部)、(3)49,600人(9,928個家庭)獲得安全住所援助(防水布、毯子和廚具)(莫三比克中部)、(4)提供800個免費電話(嘗試與親人取得聯繫)(莫三比克、馬拉威、辛巴威)以及(5)10,000人獲得安全水源(莫三比克中部)。

在UNICEF之急難救助,主要包括五大層面:水源、健康、營養、教育、以及兒童保護(表3)[27~29]。以莫三比克為例,直到2019年7月10日為止,共有近150萬人獲得適合飲用烹飪和個人衛生使用之安全用水、76萬兒童接受麻疹疫苗或其他醫療保健服務、65萬兒童接受營養不良篩查或急性入院治療、7萬人獲得正規或非正規基礎教育以及1萬多人接受心理社會關懷保護服務或安全學習空間。

根據OCHA於2019年7月10日資料顯示[30](表4),非洲三國受影響地區需要合計為4.9億美元來災後復原,直到2019年7月10日為止,各界募集到2億美金,各國提供的急難救助仍在持續增加中。

3-聯合國兒童基金會(UNICEF)在非洲三國所進行的災後援助(資料來源:根據UNICEF資料所彙整)

4-非洲三國災後復原所需資金統計(資料來源:根據OCHA資料所彙整)

四、結論

非洲三國(莫三比克、馬拉威與辛巴威)在近1個月期間,經歷了兩個嚴重風災,不僅創下近年來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造成死亡人數中之最高紀錄,其中的伊代氣旋更是創下過去歷史事件中最高經濟損失的紀錄。總計造成非洲莫三比克、馬拉威以及辛巴威,合計1,050人死亡、3,645萬人受影響(受災人數中有近一半為未成年兒童)、80萬公頃農作物損毀、6,774宗霍亂病例、以及經濟損失近20億美元。由於風災過後之災情相當嚴重,因此各國政府與人道主義機構提供了水源、健康、營養、教育、以及兒童保護等援助,直到2019年7月10日為止,各界之救災援助金已達到2億美金。

關鍵字

相關連結/參考文獻

檔案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