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 阿富汗帕克蒂卡省發生規模6.2地震(6月)

瀏覽次數icon 瀏覽次數

1218

阿富汗東部帕克蒂卡省(Paktika)於當地時間6月22日凌晨發生規模6.2地震,地震深度10公里,屬淺層地震,根據國際災害資料庫紀錄(EM-DAT),截止7月15日,本次地震共造成1,036人死亡、6,083人受傷,影響人數達36萬餘人。

一、阿富汗地震基本資料及鄰近區域地質構造

阿富汗於當地時間2022622124(臺灣時間622454)在帕克蒂卡省(Paktika)與巴基斯坦交界地帶發生規模5.9地震,震源深度10 km,震央附近最大地表加速度超過500 gal、最大地表速度超過50 cm/sec (相當於我國震度6)。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(USGS)公布之震源機制解,本次地震為走向滑移斷層錯動引致(如圖1)

圖1、本次地震震央位置及地表加速度分布 (資料來源:美國地質調查所)

阿富汗位於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界區域,印度板塊每年以40 mm速度向北方/西北方與歐亞板塊碰撞,相互擠壓造就全球最高峰—喜馬拉雅山,也形成一系列斷層與地震,如圖2(a)。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資料,阿富汗鄰近地區存在4個主要斷層系統,本次地震位於阿富汗東南部的查曼(Chaman)斷層帶附近,如圖2(b)。根據歷史地震記錄,可看出本區存在大量淺層地震,過去亦曾發生數次規模6.0或以上的地震,為地震頻繁且容易致災的地區,如圖3所示。

在2002年阿富汗北部發生規模6.1的地震,造成約1,000人死亡;1998年阿富汗東北部發生規模6.1的地震及隨後的餘震,造成至少4,500人死亡;本次地震截至7月5日已造成超過1,500人死亡,是近20年來傷亡最嚴重的地震。根據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(Offic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s, OCHA)報告,阿富汗過去10年已有7,000人在地震中喪生。

圖2、本次地震震央鄰近地區之板塊構造及斷層系統(資料來源:美國地質調查所)

圖3、本次地震震央鄰近歷史地震分布(資料來源: 美國地質調查所)

二、地震災情與影響

(一)地震發生在半夜,且建物普遍耐震能力不佳,是造成人員傷亡嚴重的主因

本次地震已造成1,500多人死亡、2千多人受傷、1萬多間房屋損毀。

本次地震位於偏遠山區,造成山崩阻斷交通,而通訊基地台損壞導致通訊中斷,使救援行動及災情傳遞受到阻礙。阿富汗當地學者表示,該地區恰逢季風大雨,使得許多由泥土和其他天然材料製成的傳統房屋特別容易受到破壞;本次地震為淺層地震,對房屋的破壞較大,加上地震發生在半夜,民眾大多在睡眠中,不易立即反應及逃生,是造成重大傷亡的主要原因。

(二)當地政府作為及國際救援行動

阿富汗政府召開緊急會議協調救援工作,派遣醫療隊和直升機前往災區,將受傷人員運送到附近的醫院,並敦促所有救援機構立即派團隊前往災區,以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;此外,也向國際求助,希望國際組織幫助阿富汗人民。

當地缺乏救災物資及醫療用品,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(OCHA)、國際救援委員會(IRC)、國際紅十字會等機構已派員進入搶救。紅十字會緊急醫療小組趕赴阿富汗,除現金援助外,提供糧食、毯子、帳篷、防水油布、床墊、枕頭和炊具等民生物資。德國、韓國、日本、中國、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我國等已經宣布協助賑災,我國亦捐贈100萬美元賑濟災民。

三、後續觀察重點及方向

(一)偏遠山區救援不易,災區各項物資短缺,潛在霍亂傳染風險

地震造成山區道路阻斷,東部及北部山區許多村莊仍待救援。災區依然缺乏食物、飲用水、帳篷、衛生用品等民生物資,當地醫院及醫療物品嚴重不足。

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(OCHA)提出警告,當地已經紀錄到數以萬計的急性腹瀉案例,正處於高度霍亂傳染風險中,聯合國及相關國際組織正設法提供適當援助。

(二)災區亟需復原重建,所需資源受到外在條件限制

阿富汗政府去年政權變革以來,面臨國際經濟制裁,許多國際組織紛紛撤離,加上嚴重旱災,許多地方缺乏糧食,已使阿富汗陷入嚴重經濟危機。災後大量建物破壞,數千人無家可歸,如何投入龐大資源及人力進行復原重建,政府運作受到嚴格考驗。

關鍵字

相關連結/參考文獻